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快捷登录

读《月光下的悲凉》感受张爱玲(四) tgypyafz

0 / 13

2068

主题

2083

帖子

652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04:0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     

  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无论我们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   

  张爱玲在于胡兰成分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作品问世。可见这段婚姻给她带来的伤害程度有多深,她需要用时间来治愈伤口。不管怎样,日子还得过下去,虽然生命已经不再是一袭华美的袍,但却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更何况张爱玲的性情十分刚毅,她是不会轻易向磨难妥协的。   

  张爱玲虽然结束了与胡兰成的婚姻,但这段婚姻所带给她的影响却是极大的。胡兰成被政府列为追捕的汉奸之一,而张爱玲作为上海红极一时的作家,不用自己的笔去号召抗日,宣传抗日,却与被万人唾骂的汉奸谈婚论嫁,完全不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这多多少少让一些激进份子不满,舆论的压力向山一样压的张爱玲喘不过气来。抗日战争的胜利,上海的解放,实际上带给张爱玲的喜悦远远没有悲伤多,她本就出身贵族之家,丰厚的遗产使的她自小就不曾尝过奴役的屈辱与苦楚,成年后,她虽然放弃了财产的继承,但她的写作收入仍很丰厚,她过得还算是一种优裕的生活。所以对于解放,她没有那些贫苦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长期被压迫被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欺凌的民众一样的喜悦和欢欣。相反,她却感到了一种沉重和惶恐,她明显的感觉到了她的作品与新时代作品明朗、活泼、欢快的风格有很大差异,她的读者,她的市场都很快被一种明艳欢快的色彩吸引了过去,她的时代被潮流很快淹没了,于她而言,她的城已被时代前进的风暴给摧毁了,沦陷了。她既无法在旧城里安身立命,又无法走出去融入一坐新城。那么她只能被动的让时代的漩涡将她卷进卷出,完全没有了方向。青春时期那种飞扬的光彩,那种出名就要趁早的雄心壮志,一点一点象花瓣一样无声的飘落在时代的洪流里。   

  张爱玲自己感觉到她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她无法象那些别人一样改装易服,她依旧是一袭旗袍,在一片灰色或蓝色中,她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走在这些人中间她的装扮很醒目,有点酷似万绿从中一点红。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张爱玲本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在她的观念里她即世界,世界即她,所以在这种士气高涨的红色革命时期她也不愿意太多的改变自己,但是处在一个新旧更替的时代,作为走在前沿的作家而言,则应该顺应潮流,多写一些以振奋人心,鼓舞斗志,歌颂革命党人为题材的作品来,而张爱玲没有多写的意思,她只是在她的作品中略微的表达出了一种靠拢的意愿,她的《十八春》,也就是后来改编为电视剧的《半生缘》最后的结局就有这个意思。这就注定她要失去一大部分读者了。对于张爱玲这样以写作为职业的作家来说,可以说一旦没有了写作市场,她就什么都不是,她的衣食住行都无法得到保障,这又一次让张爱玲有了一种风雨飘摇,似无根浮萍一样的动荡感。她在经历了香港沦陷,上海沦陷,抗战胜利,全国解放这一系列的"政治风暴"以后,对于她以后的命运,实在是很难以把握,她看不到未来,心中很是纠结惶恐。在经过仔细权衡之后,张爱玲选择了放弃上海,由上海前往香港。   

  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下张爱玲对上海的感情,张爱玲是在上海成长起来的作家,对上海她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如果问张爱玲故乡在哪里的话,我想张爱玲会回答说上海其实就是她的故乡。张爱玲的很多作品,如《封锁》《倾城之恋》《心经》《茉莉香片》......等都是以旧上海为背景的,她在小说中塑造的这些人物,都有着上海人的影子。那么她是怎么评价上海人的呢?她说上海人坏,却坏的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摸鱼,然而他们有处世的艺术,他们演的不过火。张爱玲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多年,她将上海人看的很透彻,她喜欢上海人,因为她觉得只有上海人才能真正读懂她的作品,才能真正品味到她每篇文章的精髓。是上海,是上海人给了张爱玲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上海是张爱玲作品繁衍生殖的一个温床。离开了上海,张爱玲就得重新开始,她的天下能不能打下来,她的天才能不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这对于她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她有困惑,但她又对自己的才华很自信,她知道尽管去香港发展充满了挑战性,但离开上海是必须的,上海已经没有了她的领地,留在上海她将面临的挑战远远大于去香港,这挑战不单是写作,更主要的还有来自于与胡兰成的这段婚姻的"政治阴影",只是张爱玲没想到这次从上海出走,于她的一生而言,竟是永别。   

  张爱玲这是第二次来香港了,与之在港大读书期间,香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到处都流光溢彩。张爱玲一到香港,首先面临的便是生存问题,这一次来香港她没有谁可以依靠,更没有谁会资助她,她必须靠手中的那只妙笔为自己杀开一条活命的血路,现在握在她手中的笔就是她的武器,就是她谋生的工具。张爱玲在上海成名后,发表的许多作品,引起了美国新闻署办事处的注意,他们相中了张爱玲,张爱玲在那里从事翻译工作。在香港新闻署工作期间张爱玲写了两部以为题材的小说《赤地之战》《秧歌》,这两部作品张爱玲自己不是很满意,小说内容多带有虚假,歪曲事实的性质。但张爱玲此时已经够不上什么原则不原则了,生存才是她目前考虑的首要,更何况张爱玲并没有切身感受到解放所带给她的利益与温暖。这两部小说迎合了美国一直想要颠覆共和的意愿,所以给了她一笔丰厚的酬金,这让张爱玲缓和了经济上的窘迫。但令张爱玲没想到的是这两部小说在香港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香港读者对之反应平淡,冷漠。张爱玲觉得象自己这种类型的作家在香港也是没有多少前途的,加之自己现在也是一个难民,对香港这个殖民地城市的政治前景也是没有什么把握,心中充满了隐忧,于是她又萌发了去美国的念头,想再一次从香港逃离而去美国发展。   

  在美国张爱玲邂逅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赖雅。赖雅出生在费城,是一位美国作家。赖雅年长张爱玲许多,和张爱玲成婚时已年近六十,而张爱玲却四十不到。赖雅虽已年近六十,但心理年龄却很年轻,再加上幽默风趣,对张爱玲又倍加欣赏与关爱,这使独自一人在美国打拼的张爱玲感觉到了一种温暖。我在这里想张爱玲为什么会看中赖雅这样一个老头呢,按聪明程度来说他应该远不及胡兰成,按地位来说远不及桑弧,可为什么张爱玲骗偏就选择了他呢?我记得张爱玲曾经在《造人》中说过她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都感觉到亲切,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