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快捷登录

耿国恩先生

0 / 154

3787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23:4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耿国恩先生
旧时私塾、学堂里的教师被称为先生,先生当为一种尊称。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开办小学校,儿童启蒙阶段教育重新受到重视,“先生”这个称呼也一直保留下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很多地方把学校里的老师称作先生。   

  一九八四年上小学一年级时,我们老师名叫耿国恩,家里人张口闭口说“你们先生如何如何”,那时,我隐约在心里明白:先生大抵是和老师一样的意思。   

  耿先生个头高高,大眼浓眉,长得清瘦,却很精神。先生家在我们村第二村民小组,那里是外来人口聚居区。解放前,河南发生大灾荒,很多河南人拖家带口纷纷逃到陕西关中一带,他们通常一根扁担,两个箩筐,一头挑行李,一头挑娃娃,被本地人形象地称为“河南担”。他们迁居此地后,开荒种地,繁衍生息,人口大幅增长,形成一定规模,解放后被政府划为我村村民。他们的口音明显与我们有着差异,这种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变得不是那么明显。一些上年龄的老人还倔强地保持着浓浓的“乡音”,但不少年轻人已经能说出陕味十足的本地话,这其中就有耿先生。先生精通三种话,一种是艰涩难懂的“河南话”,遇着老乡时说;一种是地道中正的“陕西话”,平时说得最多;还有一种是半洋半土的“醋溜普通话”,课堂专用。   

  先生兼教语文和数学,上课打瞌睡的学生被先生提问时常搞不清先生问的是语文还是数学问题。先生教我们声、韵母发音,就会走到每一个孩子跟前,不厌其烦地纠正音准;教我们十以内加减法,又会亲手指导我们如何扳手指算数。孩子们及时消化先生讲课内容时,先生便高兴地跟孩子们一起在黑板上画“问号老头”:先画一个大大的问号,再在问号的缺口处由上向下依次写“0=0”(零等于零),“√”(对号),“1=1”(一等于一),“√”(对号),问号老头戴着眼镜长着胡须的形象便活灵活现了。   

  先生生性幽默,讲课时表情、动作十分夸张,那样貌跟憨豆先生颇有几分神似,也因此,他的课堂是从来不缺少欢乐的。他总是想方设法制造兴趣点,精心编排剧情,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能集中到他所讲的事情上来。他就像个出色的喜剧演员,能把看似平常的事情演绎成一串可乐的回忆。他把香烟混在粉笔中,当看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便故意从粉笔盒中拿支香烟在黑板上写,写一下,写不出来,写两下,还是写不出来,“哎呀!这是怎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