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快捷登录

崔莺莺 kisdbuv0

0 / 20

1218

主题

1230

帖子

373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3:5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莺莺传》创作于中唐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文人可以通过考取功名的途径,使自己获得荣华富贵,因此社会门第观念极其深重,而作者元稹虽做了官,其初期是不折不扣的正派人物,然黑暗官场的几番打击,迫使其通晓了官场的“人性”,作品中不少题材反映出元稹的相关思想;相较而言,《西厢记》的创作有更加心酸的背景,元代为胡人所统治,长期废除科举制度,读书士子们失去了“立业”、“立德”的出路,只能转向勾栏瓦舍讨生活,社会地位极其低下,有“九儒十丐”之说,因此,《西厢记》的创作寄予了作者王实甫更多的人文内涵。虽然《西厢记》在选材上是出于《莺莺传》,但是两者创作背景的不相同,使得《西厢记》的改革创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一)增删部分   

  《西厢记》首先是增加了普救寺旁的西厢房这一确定的场所(在《莺莺传》中,此乃二人同居一月的地方,并无确切地址,书中所注草草了之),张生先是在西厢房的后花园里巧遇崔莺莺,因此在普救寺里位于西厢房对面的客居求主,而后在别院里引诱崔莺莺,不久崔莺莺又借探病之由与张生相见并行云雨之事,西厢房冷静清幽的氛围,与春日别院里暖融融的阳光相持,为张、崔二人压抑而又荡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发展奠定了总体基调。   

  其次,《西厢记》增设或改编了几个较为重要的故事情节。   

  第一便是孙飞虎闹普救寺抢亲,书中提到:孙飞虎听闻亡丞相之女崔莺莺有“西子太真之颜”,大气,是故提半万兵马围普救寺,鼓声喧天,有如奔雷覆雨之势,张生巧使娶崔小姐的计谋,速送书信一封到挚友处求救;而《莺莺传》中所提的孙飞虎只是与军队关系处理得不好,带兵到当地富贾人家劫财,并无劫色之说,张生亦只是出于道德请好友搬救兵,初见崔莺莺更是在事成之后。   

  第二即是弹琴白癜风互助论坛[/url[url=http://www.qfl168.com/m/]哪里能根治白癜风],张生几求崔莺莺不得,梦中多次辗转鱼水之欢之事,终忍耐不住,遂求红娘引小姐到别院的墙角旁,他则抚琴而歌之,歌曰《凤求凰》,托相思求偶之意,声音凄凄然如鹤戾天,深动莺莺之心;但在《莺莺传》中却是反过来的,弹琴的不是张生而是崔莺莺,莺莺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已明白张生之为人,知其势必上京赴考,遂抚琴歌《霓裳羽衣序》,情思烦乱,嘱咐张生勿要始乱之而终弃之。求合欢的情丝与立场不同,非常鲜明地注定了莺莺的悲喜命运。   

  第三便为郑氏悔亲,郑氏见张生是个白衣秀才,以莺莺已许婚给郑恒为由,悔亲,使得张生大病一场。崔莺莺感念郑生情笃,趁夜将己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身许于心上人,郑氏发现后,摆酒在十里长亭,名张生考取功名做官,硬拆鸳鸯两分离;在《莺莺传》中,初始莺莺不愿见张生行礼,郑氏指责她“长兄保尔之命/能复远嫌乎”,后来,又问张生年纪,似有做媒嫁女之心,全不似封建门槛颇高之人。   

  第四即为郑恒夺亲,郑恒道上听说了崔家的些许是由,恰逢张生高中榜眼,妒心大起,又遭红娘一番羞,施计分离张、崔二人,谓郑氏曰:“尚书命张生娶其女做妻,娶郑氏之女做妾,张生应允了”,郑氏怒火中烧。这一情节设置加重了男女之间的合镜之难,彰显了张生虽却痴情的个性,而在《莺莺传》中却更本无此一人。   

  人物个体本位的再定义   

  首先要说的人物是张生。在《莺莺传》的结尾处,张生与元稹诉自己抛弃崔莺莺的缘由,谓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昔殷之辛,周之幽,掳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至今为天下所不齿。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勘察此句,我们不难发现,在张生眼中,崔莺莺乃旷世美女,若单论一个“情字”,张生依然是痴人,其内心深处并未移情别恋,只是他过于热衷功名利禄、声名显赫,唯恐自己最挚爱的红颜最终演变成阻碍自己平步青云的祸水。   

  张生对情欲和是最率真和坦然的,在文中开头,朋友询问张生二十三岁而不近女色之由时,张生答:“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大凡物之尤者,莫不留恋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由此可见,张生二十三岁不近女色,说明其并非为荒淫之徒,其未娶崔莺莺而诱奸她,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实乃兼爱她的容貌与性情。自古以来他被斥责为负心之人,是不恰当的,首先,他把自己如此珍重的处男身份葬送在了崔莺莺手里,从此,打开了自己的欲念之门;再者,他一直视崔莺莺为人间至上的尤物,从未改变,谈不上是心里没有一丝对莺莺的真情;然后,他发现莺莺并非是个忘情之人,与他走的路子极不相称,继续相处、两两皆痛,凭借莺莺的风华绝貌,定能再嫁到好人家,是以离开耳,并非是厌倦了佳人。   

  而在《西厢记》中,张生有贾宝玉式的情迷、色迷,他把自己原计划去寻好友的盘缠全用在了美娘子身上,等下次被逼赶考,路途艰辛,见不着其张罗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医院事物的几丝干净利落,混是艰辛。况且,剧作文本中多次描写他性欲迷蒙的场面,通读全剧,似乎作者已将蕴含在张生体内多年的荷尔蒙给一次性倒了出来,他除了对崔莺莺有软趴趴的依恋之情外,全无半分男子应有的骨气,一直是听人差遣、好言好语的模样,偶有受挫就昏昏欲倒,犹如扶墙之草,叫人好不恶心。   

  不过即使如此,其可爱模样还是令人心生怜意的。他在西厢房的对面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看不到崔莺莺的半分影踪,思念得紧,于是念叨她是可“憎”的面貌,文中道:“若是回廊下没揣的见侬可憎/将他来紧紧得搂定/只问你那会少离多/有影无形”,张生这从内心独白里传达出来的神态,活似贾宝玉摔美玉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天真无邪。   

  另一个人物崔莺莺则是相当勇敢的,在《西厢记》中,她不顾门第观念、婚有所许的事实,偷偷与张郎在西厢花影动处偷情,之后回到母亲家里依然如故,似乎从未发生什么事情,心理素质良好如斯。之后,张生赴京赶考,其思念张郎颇深,在十里长亭相送的当晚,挺着大肚子,拣了匹白马,直朝张生行走的方向追去,完全颠覆了一个大家闺秀所雕阁的条条框框,比之《莺莺传》中的形象,此更具有现代女性的独特风骚。   

  《莺莺传》中有提莺莺诗《崔娘诗》一首,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其所述的崔莺莺虽勇敢地追向爱情,但似乎并未解脱社会制度赋予自身的性格枷锁,在其被张生离弃后,只道自己孤魂落魄,并没有提足向张郎奔去、紧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