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快捷登录

读书的苦乐与做学问的境界 kf4hd4ej

0 / 214

3787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7:2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有苦乐之别;做学问,有境界之说;苦乐,见仁见智;而境界,则是一种很奇妙却真实的感觉——惜哉吾辈与之无缘。   

     

  读书,指狭义的学习,即学习功课,学习是广义的读书。学习,是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学习已由生活的需要升华至生活的乐趣。表现在态度上,已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当然,要我学,往往学不好;我要学,亦未必成功。   

  学问,梁漱溟说:“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而做学问,是在探索我们之前的一切东西,认知、借鉴、启发后的升华,继而产生新的东西(理论、思想)。比起读书,做学问尤难。读书是认知,认同,汲取,发现,做学问则是在发现基础上的发挥,发明,创造。所以有人说,做学问是一种发明,做学问的人就是在发明。   

  读书,做学问,共性是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这是毅力。学会思考,这是方法。读出乐趣,则是功夫。“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贫,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为名利所累。”(周海中)所以才有“治学”之说,由做到治,是强调做学问的严谨专注。   

  韩愈的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人皆知。其意是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在“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要找到路,要会驾舟。这里的治学,实际是说读书,是学习,是汲取,是认知已有的知识或学问,这是一种“发现”。冯友兰的“把死书读活”说,把读书的这种“发现”阐述得极其简要明了。冯友兰先生说:《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即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解其言,知其意”是思考,“明其理”是领悟。不能走读书的老路:读死石家庄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书,死读书,从而读书死。   

  做学问,是研究,是探索,是读书的高更阶段,是探索后的升华,甚或说是一种“发明”。王国维的三境界说则把做学问的这种“发现”讲得非常透彻,精彩。    

  王国维是清末鸿儒,在《人间词话》中有“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之论,并引申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的原意,是写人间儿女私情。难得的是先生却很巧妙地借用来讲做学问的境界,非常透彻,非常精彩,可谓一语中的,千古绝唱。并且,也是对读书,做学问,学术研究,艺术创造,人生奋斗的形象比喻,高度概括与总括。   

  第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这是第二、第三境界的前提。   

  第二境界是刻苦奋斗。是立志后的行动。“不悔”,“憔悴”,是说学习的勤与苦。   

  第三境界是奋斗后的成功。这是第一、第二境界的结果。“蓦然”是顿悟,是做学问的成功。“灯火阑珊”是冷清,意即成功要吃得辛苦,耐得住清冷。   

  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则把做学问分成了八个境界。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的演讲中他说:“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   

  第七层境界后天的白癜风遗传吗:一览众山小   

  第八层境界:通透   

  这八层境界中包含着立志,苦读,思考,领悟。“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是做学问的起点。“通透”,是做学问的结果,但不是结局,因为“学无止境”。   

  不止是做学问,人生亦如此。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作为学者的胡适,在给北京大学毕业生讲话时说:今天我用老大哥的资格,应该送你们一点小礼物,我要送你们的小礼物只是一个防身的药方,给你们离开校门,进人大世界,作随时防身救急之用的一个药方。这个防身药方只有三味药:   

  第一味药叫做“问题丹”。意即“每个人离开学校,总得带一两个麻烦而有趣味的问题在身边作伴,这是你们人世的第一要紧的救命宝丹”,不然会无所事事。   

  第二味药叫做“兴趣散”。诚如宋.张载所说:“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   

  第三味药叫做“信心汤”。“我们的信心只有一句话:‘努力不会白费’,没有一点努力是没有结果的”。   

  从梁漱溟的“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到胡适的“问题丹”(“这是你们人世的第一要紧的救命宝丹”、“兴趣散”),再到现在提出的“问题导向”(将问题融入到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边研究,才会收到实效),说法都很简单易懂,可谓都是做学问的“秘诀”。然而,真正的做学问还有更高的要求:安贫乐道。所以,孔夫子暗示(其实是明示)了治学三境界:第一北京治白癜风那间医院好境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治学的基础;第二境界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意即与志同道合者研讨、论辩,从而加深造诣,使学问提升到高级阶段;第三境界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安贫乐道,做学问的真君子。做学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即做学问必须有淡泊宁静的心态。在学问上达到高境界,同时也在心灵上达到高境界,此为做学问。   

  “学贵心得”,“学由自得,则得为真得。”做学问,须悟,悟方可自得,所谓“非悟无以入其妙”(明.谢榛《四溟诗话》),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指此意。   

  何为悟?“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沉浸其中,痴迷而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