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快捷登录

千年古国话桑梓 bshjkzqu

0 / 9

3787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1:1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炎热夏季节的延伸,当下已进入中伏天,俗话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费用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在三伏之中,中伏更为热烈(详见《夏日话三伏》一文)。可是,今天我们却感到无比的清爽,此时,我和朋友们正在位于大乳山开发区山地中的一片一人多高的农家桑田之中,边摘吃着富有营养且补而不腻的珍果——桑葚,边悠闲自在地乐在其中,这真是:   

  空山不见人,却闻人语响。   

  返影入桑林,复照青苔上。   

  据李时珍介绍,桑树类分四种:叶大似掌而厚为白桑,叶片较薄的为鸡桑,先出葚后生叶的为子桑,叶尖而长的为山桑。如此比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众多桑树,凭叶而断无疑是白桑了。夏日里,在繁茂似盖的绿阴下纳凉,心中自然清爽。这令我联想起清代谢重辉的诗句:“我昔闻诸葛,园林遍种桑。吾宅才五亩,墙下亦成行。不爱葚子垂,爱此远枝杨。沈阴白夕佳,常在吾庐旁。”由此,也使我联想到了古代与桑树并列的一种农人喜爱的树木   

  ——梓树,二者结合成常被用为故乡的代称。从而也就产生了对桑梓进行一番探究的兴趣。   

  一、桑文化起源初探   

  我国对桑树的发现与栽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也是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喜爱。《诗经》中写到的中国3000多年前的树木多达50种,提到最多的就是这种特殊的树木——桑树。   

  但是,桑树的栽培实际上更早于《诗经》所述,迄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   

  从《百家姓》中我们就可窥见其端倪,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有一个古老的姓——桑。据《姓氏考略》记载:“神农娶承桑氏,亦作桑水氏,其后有桑姓。”相传,三皇之一的神农氏娶了桑氏之女作为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后代中即有人以桑为姓氏,称桑氏。比神农氏稍晚的五帝之一的少昊建有穷桑国(开始时建在今天的山东省日照一带,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后迁至今山东省曲阜市北),晋?王嘉《拾遗记?少昊》说:“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   

  当然,桑源的探寻主要是由发现蚕种、蚕丝开始的。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传说是与神农氏同称三皇之一说中的黄帝时代。《史记》载: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是她发明了种桑养蚕。又是她辅佐黄帝,确立了以农桑为立国之本,福祉万民的基本国策。   

  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字形;从《山海经》、《尚书》、《淮南子》、《诗经》等古籍中对桑树的描述和在众多出土文物上面的桑树形象中,可以得知: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   

  说起有关桑树的得名,还有一个委婉动人的故事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载:一女子想念远在外乡的父亲,向家中的白马许诺,找回父亲就嫁给它。当白马载着父亲归来后,得知白马不吃不喝原委时,却被女父射杀,并把马皮晒在院中。女子伤心欲绝,许下心愿,愿与白马同去。后来一阵风起,马皮将女子裹挟而去。“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   

  后来,人们被女子对白马王子的忠贞不渝情和受恩必报高尚的感情所动,为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种之,今世所养是也。”   

  正是因为中国种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桑树也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然而,这个“深深的印记”又是从现实生产、生活的采桑中的娱乐与情感交流故事开始的。   

  1965年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高40厘米,口径13.4厘米。壶身从上到下嵌错有四层纹饰。第一层右边是一组采桑图像,表现贵族妇女正在采桑,两棵茁壮的桑树上挂着篮筐,有人忙着采摘桑叶,有人接应传送。树下有一个形体较高大的人,扭腰侧胯、高扬双臂,跳起豪放的劳动舞,旁边两个采桑女,面向舞者击掌伴奏。追溯我国养蚕、丝织的历史,至少已有六七千年之久,而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正是丝织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正是这种社会背景,使采桑成为铜器上的一个重要图案。正是这种以农桑为立国之本的社会生产、生活的现实,促进了中国古代桑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诗经?魏风》就曾描写道:“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诗中描写了一群采桑女在大片桑林中穿梭,在劳动行将结束时,互相招呼,结伴同归的情景,洋溢着愉快而轻松的气氛。   

  《诗经?魏风?汾沮洳》诗云(译文如下):   

  在那汾水低湿地,来此采桑心欢喜。   

  瞧我那位意中人,英俊潇洒美无匹。   

  英俊潇洒美无匹,公路哪能比得上。   

  在那汾水河流旁,来此采桑心欢畅。   

  瞧我那位意中人,貌若鲜花朝我放。   

  貌若鲜花朝我放,公行哪能比得上。   

  在那汾水弯弯处,来此采藚心欢愉。   

  瞧我那位意中人,仪表堂堂美如玉。   

  仪表堂堂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美如玉,公族哪能比得上。   

  闻一多先生在《风诗类钞》中首先提出“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诗”。全诗中虽然见不到女子所思之人的正面描写,但通过这种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却把这位未露面的男子描写得如见其人了。而通过“美如英”“美如玉”的诗句又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节俭、勤劳、美好的品格和自食其力的高尚情,“殊异乎公族”讽刺了品质低劣、游手好闲的精英权贵的寄生虫嘴脸。   

  《卫风?氓》第三、四章以写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甩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在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   

  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   

  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   

  《陌上桑》为汉代乐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