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开卷有益。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苏东坡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可见读书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大。
独倚床头,让昏黄的灯光从背后投射在书上,那是怎样一种幸福。
同时,人们将读书变成了一种安适与陶冶性情的事情。
不同的文化熏陶,产生不同的收益结果。
生活的快节奏,网络文化、现代自媒体等,无不为我们提供着快餐式的碎片化信息。而真正能沉下心来,研究一下“文脉”的人,少之又少。文化的根被渐渐地深埋,许多人在文化的海洋中浮光掠影、心浮气躁地蜻蜓点水,周而复始。
我接触过的许多有才之人,由于缺乏对根基和底蕴的追求,搞出来的一些些东西往往只是“照猫画虎”。他们有的也能搞出些行云流水的心灵鸡汤,然而细品,却又觉得只是“风花雪月”。尤其是公文性的东西,更是语句冗赘、逻辑混乱、不知所云。
单讲颐养性情也就罢了,问题是现实不单单只是风花雪月,需要我们应具备一定文化功力加以运化,来服务实践。
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许多人也在读书,但根本的东西不去接触,碎片化的信息不断浸染,周而复始,这种马太效应造就了现代一大批东施效颦的文化童子。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固然好,问题是如何读?否则就是“掉书袋”、“读死书”。
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书读了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调用出来。
学习新知识,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因此,读书的有效性显然应该这样来衡量:当需要用到读过的东西的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