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快捷登录

谈中国人文精神(二) 5caa4jqg

0 / 113

149

主题

153

帖子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7:3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是大一统的国家的根本。世界大同、天下为公,天下太平,一直是中国人的愿望。这里表现了中国人与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互相促进,达到共赢。正因为此,中国人主张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对付共同的敌人和共同对付凶恶自然界。这是因为,中国人早就知道,人有几乎相同的共同人性。这个同字,在古代多以齐字表现出来。庄子的《齐物论》表达了万物同等,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同的表现。孔子主张的齐家、平天下,就是希望天下为公的表现,墨子的爱无差等,就是希望人有同等权利。因此,孔子等就主张天子应与民同乐。《左传》中,专门有关于与民同乐的一些记载。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就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就为大一统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中国在南北朝和元、明、清各代的民族融合中,都体现出同的思想。西方认为上帝的选民,才是共同的,因此去天堂才是共同的。然而中国的同字却体现在真实社会中的共同奋斗和齐心协力上。同心、同德,是人们的要求,因此解放后普遍称同志。欧阳修,关于朋党的问题的论述,认定共同协力为正义去奋斗,其党越大越好,那种只为私利的党,只能叫作狐群狗党。因此他说:“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就是说的真正的同,是为正义事业奋斗。   

  中,是中国的国名,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东方,会以中命名,我没有这个知识去考究,自然说不明。不过,中的原则,即中庸之道,是中国人最早就了解的,这一原则应当说,也是世界的人最早就知道的。这应当是最早的普世价值之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倡中庸之首。柏拉图主张中和,折衷主义也倡导中。定组成定律,体现中的观点,佛学有中观,黑格尔的度,说明世界对中的认识是一致的。孔子说:“中庸之谓德也”。因此,孔学门人子思作《中庸》将人德与人的修养广泛联系起来。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将中庸看作是万事万物的法则,这是对中的进一步。人们终于发现,事物要保持稳定,就必须谐和,就得有固定的组成和固定的比例,事物的活动就不能过犹不及。这就是中性的一面。要安定社会,就必须中庸。中庸,要求人们的行为适中,做事不过度,不左不右,不走极端,以形成人的良好修养。这就是中庸之谓德的根本。中庸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度,要求人们不要过于骄奢淫乐,不要纵欲,对于稳定社会是非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常重要的。中庸使人们具备了知足常乐的思想,使人不骄不燥,还使人以维持公平正义而奋斗,并要人们顺其自然。中国道家也是主张中的。老子道德经第四章、第八章、七十三章、七十七章,都表达了中和思想。庄子在《在宥篇》中主张守中积德,都表明中是中国的主要思想之一。   

  信是作人的根本。“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这里信是指守信。子思认为,人要严守中道,必须专心去学,这个专心就是诚。诚就是专一而有信念。因此,信不只是守信的意思,还有信仰的诚,和专心一意的认真,还有对人对事的一丝不苟和认真负责等。对人就形成了对国家、对民族、对真理的信仰的忠、对人就有对父母的孝、对弟兄的的悌,这就是对人的真诚和真心。第三就是对事的专心至致,一丝不苟。另外就是对朋友们的义,那就是说一不二,这就是信的主要内容。这些方面的论述是很多的,这里不再列举。   

  容主要是两层意思,一层是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包容,包容主要是对一切有用的东西,都要很好去学。叫作兼收并蓄。中国历史上各族的融合,是大包容的过程。佛教传来成为中国学问,是一种包容,近代西方的科学,完全为中华民族吸收,是一种大包容。这方面,蔡元培先生是做得很好的,第二个意思就是宽容。这宽容是严格要求自己,对别人多采取原谅态度。设身处境为别人着想,这就有“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恕道。韩愈提出对自己严以周,对别人则宽以约,就是要求自己严格,对别人尽力宽容的观点。另外容还有容忍和忍让的意思,这当然不是无原则的忍让,而是在不妨碍大局的情况下,以忍让为先。   

  礼,是我国的典章制度等的代词。其主要在于序长幼,使人能有礼貌,守秩序。更重要的让人有是非之心和廉耻之心,使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和不正确的行为。从而使人们按礼的要求去行动,这就能使人作到“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礼是与智联系在一起的,礼在于使人明辨是非的同时,使人有理智、能彬彬有礼,以提高人文素质。   

  立,主要是指人和指事。自立是根本。《周易》在乾卦爻辞中说;“君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孔子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提出“一人兴邦,一人废国”的观点,就要求人们自立。其要求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更是立的要求。立己树人,以达到至善。这样在我国就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思想,形成了以勤劳为美德的思想。孟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主张。这些对于立什么和如何立,都有一定要求。这些对于形成个人的品德、人格尊严上,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事的立,就是要求有计划、有预见。老子说:“凡事预则立,”就是这个意思。最后一个字,就是进,这个字的意思总是说中华民族,不是守旧的,而总是与时俱进的。孔子早就表达了“日日新、又日新”的观点,正因为如此,中国就能保持千年的文化传统而经久不衰,同时又不断随时代变化而向前发展。   

  上述的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本是中华民族之根。然而,文化大革命却对此造成了最大破坏。文化革命,不承认人有共同人性,反对人本主义,谁要是提到人,就成了资产阶级。仁者爱人,完全受到践踏,人的起码权利都得不到保障。当时主张战天斗地,破坏生态和谐,主张斗争哲学,以破坏人与人的关系。批判三和一少,破坏民族关系。虽然,普遍称同志,但大小山头林立,根本没有半点共同的感觉。中庸之道被彻底批判,人们不左就右,而且越左越好,完全脱离中的轨道。当时由于斗争,就连夫妻、父子,都可以不亲,那就谈不上人的最起码的信任。主张无情打击,根本没有半点包容,采取闭关自守,也没有什么包容,批判“己所不欲,勿旋于人”,连一点恕道都不要。礼,更成了封建秩序的代名词,那自是坚决不要的。当时提倡破四旧、立四新,结果旧的被破坏了,新的却完全没有立起来。这一切一切,说明文化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