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快捷登录

李贽寓居黄安及从黄安徙居麻城的经过 jphqqkmh

0 / 131

2068

主题

2083

帖子

652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04:3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贽(1527~1602),明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和进步史学家,回族,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今南安市)人,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十月廿六日出生于泉州城,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三月十六日卒于北京北镇抚司诏狱,终年76岁。他初名载贽,后为避穆宗皇帝朱载垕讳,去“载”字,遂名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思斋居士;晚年寓居麻城龙潭湖,因号“龙湖叟”;61岁后因剃发而号“秃翁”;有时又自称李长者、李老子、老苦等。   

  万历九年(1581)春,应耿定理之邀,李贽携家人由滇入川,取道三峡,沿长江水道顺流而下,到达湖广行省黄州府时,从团风舍舟登岸,来到黄安县(今红安县)耿家。其时,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福建巡抚耿定向正遵制去职在家守丧。李贽来后,寒暄、吊祭如仪。耿定向即命人在城东南8公里耿家别业五云山天窝书院旁边,专门为李贽夫妇筑室安居。五云山因有天窝胜境,又称天窝山。天窝书院是耿家的书舍,又名天窝山房或天窝馆。在这里,李贽开始了他勤奋读书著述,同时充当耿家兼职私塾先生的归隐生活。直至耿定理去世后,于万历十三年(1585)春由黄安再迁至麻城,李贽在黄安生活了4年。   

  选择黄安作为自己弃官归隐后的寓居之地,是李贽由来已久的想法。因为李贽与黄安有着深厚的渊源,特别是他的生死至交耿定理的家在这里,且生活十分方便。袁中道《李温陵传》:“初与黄安耿子庸善,罢郡遂不归。曰:‘我老矣,得一二胜友,终日晤言以遣余日,即为至快,何必故乡也?’遂携妻女客黄安。”李贽自己也说:“新邑僻陋实甚,然为居食计,则可保终老,免逼迫之忧。何者?薪米便也。”(《续焚书》卷一《答骆副使》)   

  在辞官前,李贽先后两次到过黄安,并在第二次到黄安时就决定退隐后来此寓居,甚至当时就有辞官留住之意。   

  李贽第一次到黄安,是在南京刑部任职期间,即万历二年(1574)冬,他从南京水陆兼程,来到千余里之外的湖北黄安,登临五云山,拜访定林法师。在五云山,李贽与定林法师日夜晤谈,并撰著《老子解》(又称《解老》)一卷。第二年春,李贽与定林法师一同离开五云山,前往安徽泗州。   

  李贽第二次到黄安,是万历五年(1577)春,在入滇履新途中,“道经团风,遂捨舟登岸,直抵黄安见楚倥(耿定理),并睹天台,便有弃官留住之意。”(《焚书》卷四《耿楚倥先生传》)《黄安县志》卷十中也有记载:“因谒耿恭简(耿定向的谥号),深投契合,遂有寓安之意……”(《侨寓》)既有“留住之意”,李贽彼时便将女儿和女婿庄纯夫提前留在黄安,让庄纯夫跟随耿定理研究学问,临别时还与耿定理约定,“待吾三年满,收拾得正四品禄归来为居食计,即与先生同登斯岸矣。”至此,李贽已决定三年秩满后,辞官来黄安寓居养老。耿定理也不负老友之托,不仅将李贽的女儿、女婿安顿在自家的五柳别墅,把他们的生活照料得十分周全,还“教戒纯夫学道甚紧”,将他们“以己女己婿视之矣”。   

  隆庆四年(1570)至万历五年(1577),李贽在南京刑部任职7年,这7年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对他人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的,当属在此期间他通过王阳明心学之泰州学派弟子何心隐引荐,结识了同属王阳明心学之泰州王艮一派的理学家耿定向和他的胞弟耿定理,特别是耿定理也积极主张个人心性的自由解放,对李贽的“童心说”推崇不已。   

  耿定向(1524-1596),字在伦,号楚侗,又号天台,湖北麻城(嘉靖四十二年设黄安县后隶属黄安,即今红安)人,系泰州学派著名理学家。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嘉靖四十—年(1562),他竭力主张建置黄安县,次年经户部复奏,乃诏设湖广黄安县,“割麻城、黄冈、黄陂三县地益之,隶黄州府。”(《明世宗实录》卷五一九)他也因此被誉为“红安之父”。耿定向历任行人司行人、御史。嘉靖四十—年(1562),改督南直隶学政,自此督学南畿近十年。隆庆年间,擢升为大理右寺丞。后高拱擅权,因他曾讥讽高拱,被贬为横州判官。高拱罢官后,他迁衡州推官。万历六年(1578)巡抚福建,为首辅张居正所倚重,率先试行清丈土地。万历十二年(1584)起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抵任仅一月余,又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又迁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他辞官后回故里居五云山,与仲弟耿定理、叔弟耿定力设天窝书院,讲学授徒,潜心学问,著有《冰玉堂语录》《天台文集》20卷、《硕辅宝鉴要览》《四库总目》《耿子庸言》《先进遗风》等。去世后,朝廷追赠太子少保,谥恭简。李贽任南京刑部员外郎期间,与耿定向中药治疗白癜风同城为官,两人由此而相慕相识。后来,耿定向成为李贽进行反传统思想、反理学教条的主要斗争对象之一。耿定向的门徒很多,如焦竑、王德儒、祝世禄、潘雪松、李士龙、周思敬等,都是很有才学的人。特别是焦竑,亦是李贽好友,隆庆三年(1569)在北京与李贽认识。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号漪园,江宁(今南京)人,万历十七年(1589)会试中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业,是晚明著名思想家、藏书家、古音学家、文献考据学家,著作颇丰。   

  耿定理(1534-1584),字子庸,号楚倥,与兄耿定向、弟耿定力并称“黄安三耿”。他是生员出身,人称“八先生”,一生不求功名,终生不入仕。隆庆六年(1572)秋,耿定理到南京与耿定向、焦竑等商讨学问时结识李贽,两人相识后,两颗不羁于经典圣贤、喜欢独立思考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很快结为莫逆至交和终生好友。李贽在《耿楚倥先生传》中记述了他同耿定理初次见面时的情形:“岁壬申(即隆庆六年),楚倥游白下。余时懵然无知,而好谈说。先生默默无言,但问余曰:‘学贵自信,故曰吾斯之未能信。’又怕自是,故又曰‘自以为是,不可与入尧、舜之道’。试看自信与自是有何分别?余时骤应之曰:‘自以为是,故不可与入尧舜之道;不自以为是,亦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楚倥遂大笑而别,盖深喜余之终可入道也。余自是而后,思念楚倥不置,又以未得见天台为恨。”(《焚书》卷四)   

  再说李贽与耿氏兄弟自南京相识后,连同此前就相识、其时已中举(嘉靖四十三年举人)闲赋在家的焦竑,皆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