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快捷登录

藏书票:一门极具特色的收藏品! omk3ehwx

0 / 15

2068

主题

2083

帖子

652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02: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用手机读书的现如今,不知道人们会不会记得还有藏书票这样一种莫名其妙的东东,我想,或许应该是很少的。   

在依稀的回忆中,自己做过的藏书票是在小学时代,不过当时也是把自己认为好看的图纸剪下来贴在硬一点儿的纸板上,或者在白纸上画上简单的图案,也就是一枚“藏书票”了。那会儿能有自己的书还是挺少的,所以每每买到书,也就倍加疼爱,包上纸皮,认真写下一笔一划的名字,再放一枚藏书票,想来这事虽然简单,但也是一种享受。只是那时候还不懂些,但读书读累了,偶尔翻出藏书票仔细端详,给眼睛放松放松,那也挺好。还有一点最为关键的是,我觉得一本书有一枚藏书票,就足以见得主人对书的喜爱程度,藏书票也像是书的名片,有藏书票的书更多了一份典雅和情趣。   

  说到藏书票,那得从十五世纪的欧洲说起,而最早的藏书票则发源于德国,它是德国人在一四五0年制作的木刻作品,藏书票上面的绸带上的德文写的是“慎防刺猬随时一吻”。这句话有点深意,也是好像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偷书毁书,要惜书、爱书吧。藏书票是书的标志,也是一种艺术载体,图文并茂,色彩斑斓,还具有个性色彩,特别是名家的藏书票,那更是稀世珍品。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这一枚枚小小的藏书票中看到名家传递的某种思想,其中的表现方式也值得玩味。藏书票,它同邮票一样,自上世纪初传入我国后,渐渐地为人们所喜爱,就演变为人们收藏和收集的对象。虽然现在知道的人还不是很多,但在藏家眼里,它们都是宝贝了。   

  在我国,玩藏书票玩得有品的要数吴兴文先生,到如今他收集藏书票已经近三十年了。吴兴文先生一九五七年生于台北市,自称“书痴”一个,是一位终生立志以写书、编书、藏书为业的编辑人。他一九八四年就开始“玩”藏书票,现在有一万五千枚左右,其中有来自伊丽莎白二世、叶芝、艾略特、马克·吐温等人的藏书票,都是稀世珍品。   

作为读书人,吴兴文先生对书、对藏书票都有很深的情节,他说:“没想到为了揭开藏书票的人文与艺术内容,反而买了更多的书,真是一辈子乐于为书所累。”想来,同是读书人,大家对书满满都是爱吧。在吴老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先生写的《我的藏书票世界》一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至深的情愫,特别是他精选了历年所收藏的一百一十八枚中外珍贵藏书票,他都真诚配以朴质、真诚的文字,按照“寰宇一家”、“书人一票”、“我的最爱”三个部分展开。书中既讲述了他与藏书票之间的故事,又说明藏书票中所蕴含的艺术、文学、美学等方面的学问,可谓是“小方寸、大视野”。   

  但也正如我国藏书票创始人之一的李桦先生在《为藏书票正名》一文所说的:若把藏书票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来欣赏,甚至有“集艺”嗜好者来搜集和收藏它,这是他的派生效果,不是他的本来意义。事实的确如此。藏书票在不断升值的同时,它的本来作用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不过,藏书票仍不失为一门极具特色的收藏品,作为读书人,那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