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快捷登录

芦中人和渔丈人 zyc1m0qj

0 / 41

2068

主题

2083

帖子

652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07:4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传说故事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逃亡和复仇的过程,在各种民间传说、历史传记和文学戏曲等作品中成为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并不断得到演绎、充实和变化,其中还反映出历史各个特殊时期社会盛行的时代意识和时代精神。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太傅,在一次宫廷内斗中,因楚平王听信奸佞谗言而惨遭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伍子胥之兄长。伍子胥则连夜逃亡,辗转数国最终逃到了吴国。吴国和楚国都是当时的南方强国,相互间征战不已,可谓是世仇,相比而言,楚国更加强大。伍子胥到了吴国后,得到吴王的重用,努力强国富民并数请伐楚,经多番艰辛努力,在逃离的十多年之后,最终攻入楚国的都城郢。虽此时残杀父兄的仇人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仍愤而掘平王墓,鞭尸三百,终报父兄之仇。但在后来,伍子胥也遭吴国奸佞所害,最后自刎而亡,葬身钱塘江。   

  伍子胥在整个逃亡和复仇的路上历尽艰难,过程跌宕起伏,情节异彩纷呈。在其中,有各种脍炙人口的传说段子,“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此外还有巧遇浣纱女、胥江野渡、千金报恩、掘墓鞭尸、钱塘江涛以及端午节起源等等传说。   

  在伍子胥的传奇故事中出现有众多的人物,有王公贵族,有谋士兵将,又分为忠臣和奸佞,同时,还有老叟弱女等平头百姓。他们在这场恩怨情仇的大剧中沉浮闪现,或与主人公一同出生入死,或只是一个跑龙套的临时演员,一闪而过。作为一介草民,我对这种快意恩仇的故事自然也是乐于欣赏,但在曲折的情节和众多的人物中,却更在意一些普通人的遭遇和命运。其中,一位在荒野渡口上摆渡的渔父最让我感叹。他虽然只在剧情中占据极少的戏份,却给了我最深的印象。   

  那是伍子胥逃亡途中的一个小插曲。在过昭关时,伍子胥被驻守昭关的官兵追缉,伍子胥只身徒步逃跑,而大批追兵在后。慌忙中,伍子胥来到一条大江边。江上一位驾船打鱼的渔父见伍子胥情况危急,便渡他过江。伍子胥过江后,为表示感谢,解下身上佩带的贵重宝剑要送给渔父,渔父却坚决不肯接受。渔父清楚知道眼前这位就是楚王重金悬赏的逃犯,但他仍义无反顾地给予协助。   

  故事到这里,一个见义勇为而又朴实本分的渔父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也正是劳动阶层中的普通平民憨实本性的真实写照。但在继续阅读这则传奇故事时,我无意间发现,在不同版本的故事里,渔父的命运竟然会是完全不同。继续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实际上,伍子胥的故事从春秋时期开始,一直在不断充实,在不断演绎、发展和变化着。   

  根据有关研究,伍子胥的故事最早仅是零星记载在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左传》和最早的一部记录周王室和一些诸侯国历史的著作《国语》中;在韩非子逝世后由后人辑集而成的《韩非子》里以及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里,又都做过加工补充;在《史记》中,再添太史公的传神之笔,文学色彩渐浓;而在东汉杂史《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的进一步渲染之后,完成演变过程而基本定型。之后,还有唐代变文、元代杂剧、明代传奇、清代鼓词以及近代小说戏曲,它们基本上都是在前述定型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在《吕氏春秋》中,伍子胥离开渔父来到了吴国之后,他便派人回到江边寻找渔父。然而,江水漫漫、苇丛茫茫,渔父的身影早已经无法找到了。之后,伍子胥是每食必定祭祀那位老翁,祝曰:“江上之丈人!”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版本。无论渔父施恩不图报的旷达磊落之心,还是伍子胥的拳拳感恩之心,都让人感动。然而,在后来的《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故事却发生了让人感到压抑的变化。例如,以下是《吴越春秋》的相关译文摘抄。   

  渡江后,渔父看伍子胥脸有饥色,于是对他说:“你在树下等我,我为你去取饭。”渔父离开后,伍子胥开始有些疑虑,就藏入深深的苇荡中。不久,渔父拿着麦饭、咸鱼羹、水酒回来,在树下寻找,没见到。因此用歌声来呼唤他,“芦中人,芦中人,接到诈骗电话的参保人全市各区县都有难道不是个走投无路的士人吗?”呼唤了两次,伍子胥才从芦苇丛中应声,随即走了出来。渔父说:“我看见你饿着肚子,给你去取饭,你为何猜疑我?”子胥说:“性命属于上天,现在属于丈人,怎么敢猜疑呢?”   

  吃完饭后,就要离去时,伍子胥解下百金之剑给渔父并说:“这是我先父的剑,上有七星北斗,价值百金,我用这把剑报答您。”渔父说:“我听说楚王下了命令,抓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五万石,进爵执圭。难道我会图你的百金之剑吗?”推辞不接受。渔父对伍子胥说:“你马上离去,不要停留,否则会被楚国人抓住。”伍子胥说:“请问您的姓名。”渔父说:“今日凶险,两贼相逢,我就是所谓将楚国的贼渡过江的贼。两贼相投合,在于默契,为何要用姓名?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伍子胥答应了。就要离去时,伍子胥又回头告诫渔父说:“藏好那壶酒,不要让它暴露了踪迹。”渔父答应了。行走数步,伍子胥回头再看,只见渔父已经弄翻船自沉到江水之中了。   

  而在另一本杂史《越绝书》中,本节的最后一句则是:“即覆船,挟匕首自刎而死江水之中,明无泄也。”这里的行为更加明白激烈,即使渔父水性极为高超也当真能让伍子胥放下心来。不过,渔父的结局却让我感到深深的悲哀。伍子胥在追兵紧随的情况下逃命,惊慌失措而疑虑重重、谨慎小心,显然是情有可原;而渔父却只因一时激愤便自戕殒命,让人叹息。也许,那个年代追求的就是信义,所谓重诺轻生,所谓舍身取义。我觉得,其实不过是渔父心高气傲,容不得他人对他的信义有任何怀疑。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可以如此欣赏渔父的行为,必是出于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但我认为,生命之宝贵与信义之崇高至少应该等同视之,而且也未必不能两全,当时并非面临着两者只能择其一的危急局面。   

  也许,后来的人们也认为让一个素不相识的救命恩人轻易丧命,多少有损于主人公的形象,为此对故事作了小小修改。元代杂剧《说鱄诸伍员吹箫》中,渔父不再是一个无名无姓的平头百姓,而是楚国大夫闾丘亮,在退出官场之后,居于此地,逍遥渔隐。他了解伍家之事,又听闻伍子胥逃亡,特在江边停舟等侯。两家也许本就有很深的旧谊或牵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