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快捷登录

大明王朝鼎盛时期的义臣蹇义(电视连续剧剧本第三十集) 5ujxh45s

0 / 56

44

主题

44

帖子

3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2:2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十集   

   

永乐六年立春   

永乐皇帝朱棣在大朝会后招见了内阁臣僚们。   

“朕趁现在大朝散会后把你们内阁七人留下来,有一件事与你们相商。你们在朕朝夕左右已有五年了。对朝中国事大体熟悉了,朕也不时在后宫中说起你们七人,徐后说,为了嘉奖你们勤劳和谨慎的谋事行为,应嘉奖你们。所以朕特赐汝等五品官服,徐后也特召见你们的夫人入柔仪殿有赏。”永乐皇帝朱棣说。   

“谢皇上”内阁大臣七人齐声道谢。   

“解缙主编《永乐大典》功勋卓著,赐汝金绮衣”永乐皇帝朱棣对解缙说。   

“皇上,小臣不敢接受。小臣与其六人同为内阁,不可超于他人之上。”解缙诚惶诚恐地说。   

“汝七人虽为五品内阁,是朕专为内阁代言谋政而设之,朕所赐之物私下不亚于尚书之礼。但你们朝夕在朕左右,有一点得谨慎,慎始易而保终难,这也是常理。特此,朕予以汝等共勉之。”永乐皇帝朱棣说。   

“臣等明白”七个内阁说。   

“王导,魏征进谏之风,世之少有。如果进谏人无所畏惧,听谏者不怕忤逆,何患天下不治。”永乐皇帝朱棣说。   

“臣等一定为国事献计献策”内阁七臣齐声说道。   

“现国事虽多,但运作还算平稳。六部尚书和侍郎、卿臣等政见复杂,有的是三朝老臣,有的是二朝旧臣,还有的是从翰林入仕的,他们大多能尽职尽责。但久之,其臣的德行优劣和行政能力的高低就有所差异。作为内阁臣僚,你们平时也在察颜观色之中,必有所认识。为了使朕用其外臣的才智,抑止其不良行为,这对治国是有所帮助的。朕就想听你们的看法。”永乐皇帝朱棣说。   

“小臣已明白朕意了。请皇上一一举出”解缙心神领会地说。   

“你们知道文臣中,谁是文臣中最举足轻重的人物。”永乐皇帝朱棣说。   

“当然是吏部尚书哟(蹇义),他是六部之道,有统国朝上下的官吏之权”有臣说。朱棣微笑不语。   

“资智厚重,中无定见。”解缙意气风发地说。   

“能保证国朝兴衰的文臣之重之人”永乐皇帝朱棣说。   

“当然是户部尚书哟(夏原吉),几万万人的吃饭穿衣,他都得去想”又有人说。   

“有德有量,不远小人。”解缙接着说。   

“征安南,朕授之八十万大军而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之文臣”永乐皇帝朱棣说。   

“当是兵部尚书(金忠)”又有人说。   

“不对,皇上说的是征安南的参议文臣,那应是刘俊”有人反驳之说。   

’“虽有才干,不知顾义。”解缙爽朗地说。永乐皇帝朱棣点头不语。   

“统领通道驿,备攻伐其器具,调河渠,建都市城堡”永乐皇帝朱棣说。   

“这当然是工部尚书哟(郑赐)”有臣说。   

“可为君子,颇短于才。”解缙不由接口而出。朱棣又是微笑。   

“讲君臣,行圣人之乐礼”永乐皇帝朱棣说。   

“这当然是礼部尚书哟(李至刚)”有人脱口而出。   

’“诞而附势,虽才不端”解缙脸色转为愤恨。   

“建北平,徒劳工,另行督工匠大营,调理南北,知民情国理”永乐皇帝朱棣说。   

“这当然是北京行部尚书之职哟(黄福)”有人附说道。   

“秉心易直,确有定守。”解缙侃侃而谈。   

“掌法制,督察百官,人人畏之”永乐皇帝朱棣说。   

“这当然是刑部尚书哟(陈瑛)”有人说。   

“‘刻于用法,好恶颇端。”解缙说。   

“督导巡监国朝监理(工部尚书宋礼,其父丁忧,在家尽孝,由黄福代之)”永乐皇帝朱棣说南昌治疗白癜风医院。   

“戆直而苛,人怨不恤。”解缙说。   

“结怨朝廷,左右不是人,可审理百官”永乐皇帝朱棣说。   

“呵呵,皇上说的可是大理寺卿了(陈洽)”有人说。   

“‘疏通警敏,亦不失正。”解缙说   

“征安南顶兵事调济八十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万军务”永乐皇帝朱棣说。   

“这不是新任兵部尚书吗?(方宾)”有人说。   

“簿书之才,驵侩之心”解缙怒气上冲地说。   

“呵呵,首辅解缙对朝中大臣们了如指掌”永乐皇帝朱棣不由被解缙的评说逗乐了。   

“臣是个直筒子,有什么就说什么,拐不来弯。”解缙得意洋洋地说。   

杨士奇猛然把眼光一扫,竟发现皇上朱棣侧后伫立着一个人(锦衣卫都使纪纲),那人用双奇异的眼光盯着解缙,那人的眼中透出一种极为鄙视的神情来,而且脸上显出愠怒的表情。   

“解首辅,朕再指一个人来,你评说一下”永乐皇帝朱棣用手一指,解缙眼光一扫立刻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脱口而出地说。   

“呵呵”全体阁臣都笑了。那人是否明白在说他样转过身去。   

“解首辅果然灵变,才气横溢,出口成章,信手拈来,就有音韵,还随口出对子”永乐皇帝朱棣赞扬道。   

“徐皇后在接见内阁大臣的夫人时,给朕说过,胡广夫人已身怀六甲了。胡广,解首辅,你二人生同里,长同学,仕同官。解缙不是有个儿子吗?要是胡广得女儿。朕就给你们两家作媒主,让你们两家结成亲家。行吗?”永乐皇帝朱棣笑道。   

“尊皇上圣言”胡广和解缙说。   

“广慎密,宫中朝臣称尔有汉代汉胡广,颇能识大体”永乐皇帝朱棣说。   

“朕再问汝等,朝中大臣为何得克己奉公,严于律已?怎样使国朝兴盛而不衰?朕要汝们一个个参议下。”永乐皇帝朱棣说。   

“先杨士奇说。”永乐皇帝朱棣对身边的杨士奇说。   

“皇上,臣认为恩威适中,用人则长短互补。小过忽略,重德才兼备之人,新老搭档,承前启后。”杨士奇说。   

“嗯,说下去,说得很好。再说详细点”永乐皇帝朱棣不由兴奋地说。   

“第一恩威并重,前面皇上说的十个人的确也是解大人所评述的。比如说六部尚书中,除金忠外,其余都是太祖和建帝时期留下来的重臣,如蹇尚书、夏尚书、郑尚书等,皇上不但保留其职,还提升了他们的职务,这就是皇上超凡的用人恩赐,这是建文帝所办不到的,而且这些人都能尽职。甚至人尽其才,这是我永乐朝的大幸。另一面则是皇上的威摄在起作用,皇上有太祖高皇帝的武威和监督,任何官吏不得私心杂念。第二是用人所长,蹇尚书擅长典章,通晓国事,应事机变,这是无人所及的。而且他得适度的调理‘定见’,大智若愚。对外是坚定的维护国家典籍政要,表面上是无定见,这样可是一种威慑,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